匯市初學者之初級教程

匯市初學者之初級教程(一)一、外匯外匯(ForeignExchange)是國際匯兌的簡稱,指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于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和資產(chǎn),主要包括信用票據(j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及外匯現(xiàn)鈔等 我國1996年頒布的《外匯管理條例》第三條對外匯的具體內容作出如下規(guī)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shù)闹Ц妒侄魏唾Y產(chǎn):①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②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jù)、銀行的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③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④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⑤其他外幣計值的資產(chǎn)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把外匯定義為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國際債權,不管這種債權是以外幣表示還是以本幣表示二、匯率及標價方式 匯率,又稱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幣間的比價,通常用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來表示比如:USD/JPY=120.40,表示一美元等于120.40日元,在這里美元稱為單位貨幣,日元稱為計價貨幣 在外匯市場上,匯率是以五位數(shù)字來顯示的,如: 歐元/美元 EUR/USD 1.1425 美元/日元 USD/JPY 119.95 英鎊/美元 GBP/USD 1.6237 美元/瑞郎 USD/CHF 1.5003 匯率的最小變化單位為一點,即最后一位數(shù)的一個數(shù)字變化,稱為一個匯價基點(Point),簡稱匯率點,如: 歐元EUR 0.0001 日元JPY 0.01 英鎊GBP 0.0001 瑞郎CHF 0.0001 按國際慣例,通常用三個英文字母來表示貨幣的名稱,以上中文名稱后對應的英文即為該貨幣的英文代碼。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于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折合的本幣數(shù)額多于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shù)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shù)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shù)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shù)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shù)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shù)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shù)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于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50點不等三、外匯市場 目前世界上的金融商品市場有許多種,但概括起來可分為:股票市場、利息市場(包括債券、商業(yè)票據(jù)等)、黃金市場(包括黃金、白金、銀)、期貨市場(包括糧食、棉、油等)、期權市場和外匯市場等 外匯市場,是指從事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者說是各種不同貨幣相互之間進行交換的場所外匯市場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貿(mào)易和投資 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于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chǎn)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本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投機 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拋出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
投機大約占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對沖 由于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chǎn)(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chǎn)折算成本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chǎn)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fā)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chǎn)的價值時,就會產(chǎn)生損益公司可以通過對沖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zhí)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chǎn)生的外幣資產(chǎn)的損益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的歷史要比股票、黃金、期貨、利息市場短得多,然而,它卻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fā)展今天,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已達1.5萬億美元,其規(guī)模已遠遠超過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場,已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單一金融市場和投機市場 自從外匯市場誕生以來,外匯市場的匯率波幅越來越大1985年9月,1美元兌換220日元,而1986年5月,1美元只能兌換160日元,在8個月里,日元升值了27%近幾年,外匯市場的波幅就更大了,1992年9月8日,1英鎊兌換2.0100美元,11月10日,1英鎊兌換1.5080美元,在短短的兩個月里,英鎊兌美元的匯價就下跌了5000多點,貶值25%不僅如此,目前,外匯市場上每天的匯率波幅也不斷加大,一日漲跌2%至3%已是司空見慣。
1992年9月16日,英鎊兌美元從1.8755下跌至1.7850,英鎊一日下挫5% 正因為外匯市場波動頻繁且波幅巨大,給投資者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這一行列匯市初學者之初級教程(二) 第二課 外匯市場的特點 近年來,外匯市場之所以能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成為國際上投資者的新寵兒,這與外匯市場本身的特點密切相關外匯市場的主要特點是:1、有市無場西方工業(yè)國家的金融業(yè)基本上有兩套系統(tǒng),即集中買賣的中央操作和沒有統(tǒng)一固定場所的行商網(wǎng)絡股票買賣是通過交易所買賣的像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英國、日本股票主要交易的場所,集中買賣的金融商品,其報價、交易時間和交收程序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并成立了同業(yè)協(xié)會,制定了同業(yè)守則投資者則通過經(jīng)紀公司買賣所需的商品,這就是“有市有場” 而外匯買賣則是通過沒有統(tǒng)一操作市場的行商網(wǎng)絡進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統(tǒng)一的地點但是,外匯交易的網(wǎng)絡卻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沒有組織的組織,市場是由大家認同的方式和先進的信息系統(tǒng)所聯(lián)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組織的會員資格,但必須獲得同行業(yè)的信任和認可這種沒有統(tǒng)一場地的外匯交易市場被稱之為“有市無場”。
全球外匯市場每天平均上萬億美元的交易如此龐大的巨額資金,就是在這種既無集中的場所又無中央清算系統(tǒng)的管制,以及沒有政府的監(jiān)督下完成清算和轉移2、循環(huán)作業(yè)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xù)作業(yè)的全球外匯市場 早上8時半(以紐約時間為準)紐約市場開市,9時半芝加哥市場開市,10時半舊金山開市,18時半悉尼開市,19時半東京開市,20時半香港、新加坡開市,凌晨2時半法蘭克福開市,3時半倫敦市場開市如此24小時不間斷運行,外匯市場成為一個不分晝夜的市場,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國的重大節(jié)日,外匯市場才會關閉 這種連續(xù)作業(yè),為投資者提供了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理想投資場所,投資者可以尋找最佳時機進行交易比如,投資者若在上午紐約市場上買進日元,晚間香港市場開市后日元上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賣出,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因此,外匯市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3、零和游戲在股票市場上,某種股票或者整個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么,某種股票的價值或者整個股票市場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鐵的股票價格從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這樣新日鐵全部股票的價值也隨之減少了一半。
然而,在外匯市場上,匯價的波動所表示的價值量的變化和股票價值量的變化完全不一樣,這是由于匯率是指兩國貨幣的交換比率,匯率的變化也就是一種貨幣價值的減少與另一種貨幣價值的增加比如在22年前,1美元兌換360日元,目前,1美元兌換120日元,這說明日元幣值上升,而美元幣值下降,從總的價值量來說,變來變去,不會增加價值,也不會減少價值因此,有人形容外匯交易是“零和游戲”,更確切地說是財富的轉移 近年來,投入外匯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多,匯價波幅日益擴大,促使財富轉移的規(guī)模也愈來愈大,速度也愈來愈快,以全球外匯每天1.5萬億美元的交易額來計算,上升或下跌1%,就是1500億的資金要換新的主人盡管外匯匯價變化很大,但是,任何一種貨幣都不會變?yōu)閺U紙,即使某種貨幣不斷下跌,然而,它總會代表一定的價值,除非宣布廢除該種貨幣第三課 外匯交易簡介 外匯是伴隨著國際貿(mào)易而產(chǎn)生的,外匯交易是國際間結算債權債務關系的工具但是,近十幾年,外匯交易不僅在數(shù)量上成倍增長,而且在實質上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外匯交易不僅是國際貿(mào)易的一種工具,而且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商品外匯交易的種類也隨著外匯交易的性質變化而日趨多樣化。
外匯交易主要可分為現(xiàn)鈔、現(xiàn)貨、合約現(xiàn)貨、期貨、期權、遠期交易等具體來說,現(xiàn)鈔交易是旅游者以及由于其他各種目的需要外匯現(xiàn)鈔者之間進行的買賣,包括現(xiàn)金、外匯旅行支票等;現(xiàn)貨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后,最遲在兩個營業(yè)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合約現(xiàn)貨交易是投資人與金融公司簽定合同來買賣外匯的方式,適合于大眾的投資;期貨交易是按約定的時間,并按已確定匯率進行交易,每個合同的金額是固定的;期權交易是將來是否購買或者出售某種貨幣的選擇權而預先進行的交易;遠期交易是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在約定日期辦理交割,合同可大可小,交割期也較靈活 從外匯交易的數(shù)量來看,由國際貿(mào)易而產(chǎn)生的外匯交易占整個外匯交易的比重不斷減少,據(jù)統(tǒng)計,目前這一比重只有1%左右那么,可以說現(xiàn)在外匯交易的主流是投資性的,是以在外匯匯價波動中贏利為目的的因此,現(xiàn)貨、合約現(xiàn)貨以及期貨交易在外匯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大1、現(xiàn)貨外匯交易(實盤交易) 現(xiàn)貨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后,最遲在兩個營業(yè)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 本文主要介紹國內銀行面向個人推出的、適于大眾投資者參與的個人外匯交易。
個人外匯交易,又稱外匯寶,是指個人委托銀行,參照國際外匯市場實時匯率,把一種外幣買賣成另一種外幣的交易行為由于投資者必須持有足額的要賣出外幣,才能進行交易,較國際上流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缺少保證金交易的賣空機制和融資杠桿機制,因此也被稱為實盤交易 自從1993年12月上海工商銀行開始代理個人外匯買賣業(yè)務以來,隨著我國居民個人外匯存款的大幅增長,新交易方式的引進和投資環(huán)境的變化,個人外匯買賣業(yè)務迅速發(fā)展,目前已成為我國除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 截止目前,工、農(nóng)、中、建、交、招、廣大、浦發(fā)等多家銀行都開展了個人外匯買賣業(yè)務預計銀行關于個人外匯買賣業(yè)務的競爭會更加激。